Diegeburt 2020年07月10日 公司所得稅稅務籌劃方案 524 程永梅 1、公司捐贈與個人捐贈結合進行籌劃 稅法規定,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,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%的部分,準予扣除。利潤總額只能在會計年度終了后才能計算出來,而捐贈是在年度期間發生的,如果企業捐贈前不進行納稅分析,可能使企業因捐贈背負額外的稅負,而將公司捐贈與個人捐贈結合起來,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,也可獲得節稅收益。 2、劃分企業經營支出和投資者個人支出 目前不少私營企業會計核算不規范,要求財務人員報銷其個人或家庭消費性支出,將企業資金用于個人或家庭購買汽車、住房也不進行納稅申報,或者以借為名公款私用偷稅漏稅,一旦被稅務機關查實,會給企業和投資者造成嚴重的損失。 此外,為了避免部分企業股東以“借”為名,挪用公款私用,偷逃稅款,稅法規定,納稅年度內個人投資者從其投資企業(個人獨資企業、合伙企業除外)借款,在該納稅年度終了后既不歸還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,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,依照“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”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。 3、投資者分紅與工資、薪金所得的籌劃 由于企業所得稅法取消了計稅工資的限制,投資者領取的工資、薪金所
程永梅 1、公司捐贈與個人捐贈結合進行籌劃 稅法規定,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,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%的部分,準予扣除。利潤總額只能在會計年度終了后才能計算出來,而捐贈是在年度期間發生的,如果企業捐贈前不進行納稅分析,可能使企業因捐贈背負額外的稅負,而將公司捐贈與個人捐贈結合起來,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,也可獲得節稅收益。 2、劃分企業經營支出和投資者個人支出 目前不少私營企業會計核算不規范,要求財務人員報銷其個人或家庭消費性支出,將企業資金用于個人或家庭購買汽車、住房也不進行納稅申報,或者以借為名公款私用偷稅漏稅,一旦被稅務機關查實,會給企業和投資者造成嚴重的損失。 此外,為了避免部分企業股東以“借”為名,挪用公款私用,偷逃稅款,稅法規定,納稅年度內個人投資者從其投資企業(個人獨資企業、合伙企業除外)借款,在該納稅年度終了后既不歸還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,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,依照“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”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。 3、投資者分紅與工資、薪金所得的籌劃 由于企業所得稅法取消了計稅工資的限制,投資者領取的工資、薪金所